樂山新聞網訊(記者 李麗秋)2021年,我市抓住籌辦2022年四川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第十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五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重大歷史機遇,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為“十四五”高質量發展贏得“開門紅”。
全力沖刺備省運
今年11月,記者相繼采訪了市體操隊、乒乓球隊等參賽隊伍的訓練情況,各隊均進入了賽前訓練的關鍵時期,參賽隊員也紛紛表示將抓住冬訓的關鍵時期,提升能力,爭取奪得更多獎牌。不僅如此,我市抓緊抓實重點項目訓練、人才輸送培養、以賽代訓等重點工作,加強經費保障,備戰訓練成效初顯——2021年,3名樂山籍運動員征戰東京奧運會,樂山籍運動員在第十四屆全運會上取得4金、3銀、8銅的歷史最好成績,部分優秀運動員和教練員受到市委、市政府接見,并被全市通報表揚。
場館建設加快推進,省運會主場館奧林匹克中心主體工程目前已完工,“一場三館”及配套設施將于春節前全面竣工,智慧場館項目完成方案設計并與項目同步建設。市體育中心片區改造提升“掛圖作戰”項目全面推進,犍為縣體育館等10余個項目已建成投用,井研縣幸福體育公園等場館有序推進。省運會會徽、會歌等標志標識和主題口號征集完成,開幕式執行團隊招標、市場開發、志愿者招募等各項重點工作正按計劃加快推進。
體育惠民暖人心
2021年,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全民健身活動豐富多彩,特色品牌打造推陳出新,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9月23日,樂山市第八屆運動會暨第三屆殘疾人運動會開幕式在犍為縣文體中心盛大舉行,66個代表團6295名運動員同場競技,10人24次破20項省紀錄,29人63次破53項市紀錄。與此同時,市第26屆釣魚比賽、犍為首屆半馬、井研路跑嘉年華等159項全民健身活動圓滿舉行,峨眉武術、井研農民籃球、馬邊姆河達斯摔跤、犍為健身腰鼓等特色賽事常態化舉辦并深入人心……
今年還啟動了體育健身設施五年補短行動,開展體育公園建設摸底,整合各類資金,新(改、擴)建社區全民健身中心4個、更換農村體育健身器材367套,打造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智能健身及兒童健身示范點46個,2021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1.9平方米,較上年增加0.32平方米。持續推動公共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惠及群眾340.6萬余人次。
體教融合促發展
建立體教融合聯席會議機制,全面加強體育、教育工作融合,強化資源共享、信息共享。全市已建成樂山一中、犍為一中等市級體育傳統項目示范學校60所,培養教練員和裁判員達500人以上,注冊適齡運動員達2159名,常年在訓運動員4000余人。
組建09、10年齡組的女子足球隊參加四川省第一屆“貢嘎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樂山女足以3勝1負的戰績與成都隊、綿陽隊積分并列第一;組織開展了樂山市2021年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共有60支代表隊1200余人參加,32名隊員表現突出,打破21項運動會紀錄成為本屆運動會的亮點;安全圓滿承辦了2021年度四川省青少年錦標賽14個大項20個小項比賽,賽事規模達2萬余人次,并組織980余名運動員參加了省青少年錦標賽59個小項目的比賽,獲得44枚金牌、54枚銀牌、66枚銅牌的優異成績;圓滿承辦四川省第二屆“貢嘎杯”青少年校園籃球聯賽中學組樂山賽區比賽,組織12支隊伍參加四川省第二屆“貢嘎杯”青少年校園體育聯賽分區賽,市實驗小學等6支球隊晉級足球、籃球、排球總決賽……校、縣(市、區)、市三級競賽體系逐步健全,聯賽機制逐步走向規范,體教融合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體育產業譜新篇
大力發展體育產業,樂山以“十四五”體育事業規劃編制為契機,對全市體育產業布局進行優化,明確“一心、一片、一地、一圈”(即蘇稽奧體中心體育產業核心區、峨眉武術產業片區、峨眉體育用品制造基地、體育旅游產業圈)的體育產業布局。
持續發展賽事經濟,做好重大賽事引進和本土賽事培育,取得全國橋牌錦標賽2021—2023年,三年舉辦權,并圓滿舉行2021年度賽事;積極培育“大峨眉”“小涼山”山地戶外賽事體系,圓滿舉行“跑遍四川”UTSC越野跑系列賽首站賽——沙灣美女峰超級越野賽,帶動經濟收入超1200萬元。
搶抓政策機遇,全力爭取支持,培育打造體育服務綜合體,開展體育產業示范創建,市體育中心成功創建為全省首批四星級體育服務綜合體、四川國際峨眉武術節入選川渝精品賽事、峨眉武術游俠之旅入選全國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峨眉武術運動中心成功創建省級非遺傳承基地,樂山63號自駕車營地進入全省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培育名單。
2022年,全市體育系統將圍繞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的“345”工作思路和建設健康樂山的目標,大力實施全民健身惠民工程,高質量辦好省十四運會,全力推進“一市一地一中心”建設,蓄力競跑嶄新征程,為加快建設全省區域中心城市、“中國綠色硅谷”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貢獻體育力量!
(責任編輯:王君華)